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CCER重启预期渐浓 岳阳林纸发挥优势谋篇林业碳汇业务 天天动态

  • 2023-05-16 05:54:28 来源:同花顺财经

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市场有关重启暂停多年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签发的呼声也越来越大。近日,有林业碳汇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如果顺利,今年下半年CCER签发有望重启,这对激活碳金融市场是个好消息。”

在资本市场,CCER重启可能带来的商业机会,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热门话题。而接受《》记者采访的企业相关负责人、专家人士普遍认为,CCER重启十分有利于推进“碳中和”。

CCER重启呼声渐高


(相关资料图)

CCER即将室温气体减排项目所吸收的二氧化碳进行量化、核证、出售,CCER交易市场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关键补充,2017年CCER项目备案审批暂停。

川财证券最新研报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目前,碳市场仍然存在着交易不够活跃、市场建设有待完善等问题,期待CCER机制重启工作尽快开展,从而带动CCER及其他碳资产的碳排放权交易。

从公开信息来看,官方多次表态支持CCER重启,相关建设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生态环境部官网在今年发布《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并提出正在积极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以支持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对减碳增汇有重要贡献的项目,这也被业界解读为CCER重启的重要信号。

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上,相关上市公司如何抓住CCER重启带来的机会,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事项之一。据《》记者梳理,今年以来两市有数十家公司被投资者追问是否有望获益于CCER重启。对此,有上市公司坦言,CCER重启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活动中来,“公司会密切关注重启时间,并积极应对。”

优势企业积极前瞻布局

梳理券商最新研报可知,环保、碳汇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受CCER重启带来的发展机遇最多。据《》记者了解,也有上市公司积极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着手,联手学术专家制定碳汇细分产品的计算方法、制定行业标准、丰富金融产品等,以期“领跑”行业。

造纸业龙头岳阳林纸(600963)在林业碳汇业务上多有布局,拥有200万亩自营林地,已签订林业合作开发合同面积3511万亩,储备了丰富的碳汇资产。日前,在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林业碳汇分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岳阳林纸董事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林业碳汇分会理事长叶蒙对《》记者介绍,岳阳林纸未来将聚焦固碳和增汇、计量和监测、申报和交易、产品和金融等关键环节,从多个方向着手,积极探索开发碳金融产品。

同时,公司还将组织会员单位,对接国家级科研院所,探索和推进林业碳汇工程,实践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开展计量监测方法的研究;针对会员分散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倾听林权所有者的声音、碳汇开发者和购买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积极对接金融机构,探索碳金融及衍生品的开发。

岳阳林纸副总经理易兰锴告诉《》记者,公司会从“广”“深”“快”三个方面着手,抓住CCER重启的机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广’即发挥企业的带头作用,从行业统筹角度着手,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帮助合作方做好林业碳汇的勘探、开发;‘深’则是积极发挥组织功能,针对当前中国林业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提出适用于开发不同类别林业碳汇品种的方法,为下一步的价值转化做好铺垫;‘快’则是针对当前大量‘沉默’的生态碳汇资产,要积极组织协会调研、盘活、开发,早日造福社会。”

此外,叶蒙还对记者介绍,公司今年4月份和中信证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碳金融及金融衍生品方面开展创新工作,探索生态环境权益价值金融化的路径。在各级政府的牵头下,公司已经和几十家国有林场、林业企业及种植大户开展了深入对接,并参与了《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的编制,以及自筹资金编制了《城市绿地碳汇项目方法学》等指南。

标签:

推荐阅读

CCER重启预期渐浓 岳阳林纸发挥优势谋篇林业碳汇业务 天天动态

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市场有关重启暂停多年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签发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全球焦点!宗统王

1、宗统王(?-前220年),是古朝鲜之箕子朝鲜的君主,前君主润之子,子姓。2、在位于前232年至前220年,

世界新动态:电脑 镜子_镜子电脑版

1、利用光学原理可以实现,就是你在电脑屏幕前按个有些手机上的那种半透镜面材料,国产的手机很多的,特别是小

宋卿体育馆_关于宋卿体育馆介绍

宋卿体育馆(武汉大学体育馆)位于珞珈山南部底。馆长约35 05米,宽约21 34米,建筑面积2748平方米,由上海

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_国防的意义

1、强大的国防,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2、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建设强大国防的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品牌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