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湖里的小天鹅。丁永清 摄
志愿者在变电站周边的树上放置人工鸟巢、投食器及喂水器。 彭永进 摄
【资料图】
池州位于候鸟的迁飞路线上。候鸟迁徙越冬的部分轨迹与九华特高压重要输电通道重叠。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一批批南迁候鸟都会飞越池州境内的这些铁塔银线。
为保护电网设备以及在电网设备上栖息、筑巢的鸟类安全,“鸟线和谐·筑梦家园”护线爱鸟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建立“爱护、救护、巡护、守护”的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开展科普宣讲120多场次,成功救护野生鸟类132只。
从“护线”到“护鸟”
“小天鹅幼鸟的嘴巴是粉红色的,身上羽毛是灰色的……”近日,护线爱鸟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池州市野生鸟类保护志愿者汪湜对各种鸟的习性、特点如数家珍。
今年57岁的汪湜是国网池州供电公司的一名一线工人,因爱好摄影与鸟结缘后,有了个新身份——“护鸟人”。
“池州湿地资源丰富,又处在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输电线路附近活动。”汪湜告诉记者,“许多鸟喜欢在电力铁塔或者变电站的各类设备上筑巢,可能造成电力线路故障。”
过去,电力工人在巡线中发现鸟类在铁塔上筑巢,一般会直接拆除。2015年,电力一线员工徐贵东眼见升金湖畔一处电力杆塔上的鸟巢被捣毁,地上4只羽翼未丰的雏鸟嗷嗷待哺。天空中盘旋的两只大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像是在哭诉失去心爱的孩子,这让平时喜欢小动物的徐贵东深感不安。
“鸟类与电网线路的矛盾其实一直都有,以前以护线为唯一目的,现在我们既要护线,也要爱鸟。”徐贵东说。
2016年3月,在汪湜、徐贵东等爱鸟员工的努力下,肩负“鸟线和谐·筑梦家园”使命的护线爱鸟志愿服务队成立,正式启动护线爱鸟志愿服务项目。
他们通过搭建人工鸟巢、定点补饲等方式,引导鸟类不飞到电网设备。“我们为在人工鸟巢栖息的鸟类设置标牌,包括保护级别、筑巢时间、产卵数量等。”汪湜说。
该项目依托志愿服务队,探索“鸟线双护”新途径,改变以往解决“鸟线矛盾”的思维方法,用“防、护、引、改”代替“驱、捣、移、捕”,同时,通过打造护线爱鸟创新工作站,开展爱鸟护鸟科普知识宣传、受伤受困鸟类专业救护、候鸟南迁北归联合巡护、线路设备鸟巢爱心守护等活动,形成“爱护、救护、巡护、守护”的工作体系。
“这里鸟儿多,你们如果发现没见过的鸟类一定要及时通知我们。”在对特高压重要输电通道进行鸟线“双通道”巡护时,志愿者们常常特意叮嘱附近村民。
去年,一只白琵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池州市贵池区马衙街道丰收圩某鱼塘附近受伤。志愿服务队赶到现场时,鱼塘负责人方志伟也参与到救助白琵鹭的行动中来。“为保护鸟类,我把鱼塘防鸟网全下掉了,每次我喂食时都有很多鸟儿来吃。”共同救治白琵鹭成功后,方志伟成了“护线爱鸟”志愿服务队的第61名志愿者。
2021年12月10日,一只白头鹤幼鸟在飞往越冬地升金湖时,与其“父母”走失。白头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护线爱鸟志愿服务队联合当地林业部门、村民委员会等,对这只落单小白头鹤进行就地保护,并持续关注它越冬栖息状态,在不干扰它正常觅食、玩耍的前提下,悄悄监测着其生存状态,并在过年期间给予了适度补饲。第二年4月,这只小白头鹤顺利北迁。
“电网设备上的鸟巢从捣毁到呵护,线路上栖息的鸟类从驱离到共生,护线的同时护鸟已成为我们工作常态。”徐贵东说。随着志愿服务队的力量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在为保护鸟类和珍禽栖息地出力。
从月亮湖到“天鹅湖”
自2014年野生小天鹅在池州市主城区月亮湖湿地区域现身后的连续几年内,月亮湖迎来越来越多的小天鹅栖息越冬。“在主城区有野生小天鹅栖息,这样的城市在全国都不多见。” 汪湜说,但他的担忧也来了。月亮湖湿地夹在城市中间,常有人打捞芡实与小天鹅争夺“口粮”,还有人放置捕鸟网,这些行为给小天鹅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威胁。
要想留住月亮湖区域的小天鹅,就得为小天鹅们创造一个不受干扰的栖息环境。汪湜和志愿者们对月亮湖周边道路的10千伏架空线路全部进行电缆入地改造。在他们的建议下,湿地公园管理处在月亮湖区域增设6000米安全围栏,并安排20多名专业执法人员24小时进行巡护。2022年,有600余只小天鹅降临月亮湖湿地过冬,月亮湖成为名副其实的“天鹅湖”。
为守护好鸟类家园,“护线爱鸟”志愿服务队将电网设备运维工作与鸟类保护结合起来。“对110千伏齐山变电站内的地面做了硬化并在站外做好绿化建设,还对筑巢区域进行针对性保护。”志愿者彭永进介绍,2022年,他们将齐山变电站打造成全国首个护线爱鸟示范变电站。
他们还在电力线路附近加装护鸟挡板、人工鸟巢、仿真护鸟预警等装置。在齐山变电站有一只仿真鹰,每当有鸟类飞近,仿真鹰就会扇动“翅膀”,发出类似老鹰的鸣叫。“一般的鸟都害怕猛禽。仿真鹰加装了红外感应相机,能识别温度异常和画面变化,并发出猛禽的鸣叫声,从而让鸟类远离变电站。”该装置发明者王国强介绍。
该“护线爱鸟”志愿服务队积极探索技术创新,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2016年至2021年,池州市涉鸟停电故障分别为15起、11起、8起、4起、2起、0起,逐步实现“鸟线双护”的目标。
从“守护”到“传播”
“如果鸟类不断灭绝,就意味着我们的后辈只能从图片上知晓它们,甚至根本无从得知地球上还有过这么多鸟类朋友。”在爱鸟、护鸟的路上,汪湜他们决定向更多人科普鸟类知识,吸引更多力量来保护好野生鸟类资源。于是,除了日常的保护工作,汪湜他们还进社区、进学校,进行鸟类科普宣传。
为讲好鸟类故事,汪湜利用假期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拍摄各种鸟类照片,为鸟类科普收集素材。“鸟是非常警觉的动物,很多时候,拍一张照片需要蹲点好久。”汪湜说,他蹲守时间最长达到13小时,当时是去往长白山探访中华秋沙鸭的繁殖地。
此外,护线爱鸟志愿者服务队还创新科普方式。2022年,他们走进月亮湖湿地的中心区域,安装了太阳能高清视频监控装置。从此,居民们可以通过线上“慢直播”近距离了解小天鹅等野生鸟类。
“小天鹅一家像我们一家人一样,在月亮湖里自由生活……”池州市人民路小学学生陈梓涵写了一篇关于小天鹅的作文。这是该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让学生们在观看月亮湖慢直播野生小天鹅生活的画面后写下感想。
迄今,该志愿服务队与黑龙江、天津等全国各地爱鸟组织联合开展科普志愿服务交流逾百场次,受众超25万人,对池州全市261所中小学、12.8万名学生实现爱鸟科普全覆盖。2022年11月,池州市“鸟线和谐·筑梦家园”护线爱鸟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被评为2022年11月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人们对鸟类保护的意识在增强。现在如果有小孩用东西打鸟、乱喂食,家长们几乎都会制止,并告诫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彭永进告诉记者。
如今,每到候鸟来临的季节,在池州的大小湿地,可见越冬候鸟陆续抵达。白鹤、小天鹅等众鸟翔集,时而在水面上嬉戏觅食,时而迎着阳光优雅展翅。它们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和振翅声,让静谧的冬日变得热闹起来。春回大地,随着气温升高,它们纷纷吹响“集结号”,在湿地上空盘旋飞舞着等待北迁,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记者 徐 建 阮孟玥)
标签:
月亮湖里的小天鹅。丁永清摄志愿者在变电站周边的树上放置人工鸟巢、投食器及喂水器。彭永进摄池州位于...
近日,省高院发布了全省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全面促进消费”相关情况以及典型案例。据...
自2012年以来,淮南白蓝集团研发了袋装、桶装的淮南牛肉汤、麻辣烫等20多种方便食品,将地方特色小吃转...
本网讯(记者王弘毅)记者3月20日从省水利厅获悉,为满足皖东北地区工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补水、农业...
本网讯(记者刘良慧)3月21日,2023年“江淮社工周”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合肥市瑶海区举行,主题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