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 正文

观热点:【经济聚焦】高质量发展特色农牧业,从培育高素质农牧民开始

  • 2023-02-16 08:02:23 来源:青海日报

我省广大农牧民群众走进省外特色大棚观摩学习相关种植技术。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经过这两年的学习培训,我掌握了三文鱼的科学化、标准化养殖技术,让我们的收入翻了一番。”来自化隆县甘都镇进财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绽优华告诉记者。


(资料图片)

2月9日,一场仅面向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100名农村妇女的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课在西宁开讲。

近年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充分发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教育培训职能,利用冬春季农闲时间,以家庭农(牧)场经营者、农(牧)民合作社带头人、畜禽规模养殖场负责人为重点,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努力为我省广大农村牧区培养一支农牧业科技服务队伍、农村人才带头人队伍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牧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特色培训提升技能

参加这次高素质女农牧民教育培训的绽优华,想学习了解更多的水产养殖新技术,让合作社的三文鱼养殖事业发展得更好。“我从事水产养殖工作已经有十三年,通过最近几年的培训学习和专业老师的指导,目前,我们合作社已建成方形网箱17个,深水抗风浪圆形大网箱6口,养殖规模逐渐扩大。5年前注册了‘青水湾黄河之鳟’商标,未来我们合作社还是要继续走环保、生态、绿色养殖之路。这次培训想就水产养殖如何跳出传统的网箱养殖模式,以陆基养殖为牵引,带动水产产业聚集发展方面取经学习,同时学习通过电商将化隆高原冷水鱼送入国内外市场。”绽优华计划着培训学习的目标。

而绽优华只是我省高素质农牧民培训中的学员之一,像她一样参加2022年度培训学习的农牧民有1.2万人。

“以学育人、以学塑人、以业稳人、以业安人。”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共培训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牧民4.6万人,为广袤的草原田野注入了新鲜血液。

“培训带来的成效是多方面的,促进技术人员对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行思考,对一些理念有新的认识和定位,更加深入地了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素,更加清晰地理顺今后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了一些符合当地实际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为农牧业技术推广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副处长马倩介绍说,通过农牧民技能培训,不仅帮助农牧民拓宽了就业渠道、延展了农牧业产业链条,更重要的是让农牧民思想观念得到了转变,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现实生活的愿望得以实现并有了更多的发展目标。

科学养殖增收致富

如果在夏季走进地处“三江源”腹地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赛尔龙乡,成群的牛羊如散落在青青草原上的珍珠一样随处可见。走进华角才让的欧拉羊养殖基地,其规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这几年靠着科学养殖欧拉羊和‘黑珍珠’,家里的收入多了不少。”说起学习科学养殖,华角才让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在大多数牧民的潜意识中,养羊既是祖传的手艺也是安身立命的本领,没有什么技术可言。虽然华角才让从2006年就开始放牧,但传统的游牧养殖模式受制于自然气候、市场波动、病害等因素,有时辛辛苦苦一年却挣不到钱甚至是赔钱,真正应了老话“家缠万贯,四条腿的不算”。在当地技术员一遍又一遍地讲解下,华角才让意识到要改变现状,学习科学养殖才是出路。

“上了培训班才知道,养羊也是一个技术活。只有通过科学化的高效养殖才能挣到钱。”2019年冬闲,华角才让走进了当地举办的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班。一周的时间,华角才让全面地学习了怎么让肉羊快速增重、如何让母羊能够多保羔等一系列的养殖技术,科学系统的培训让华角才让醍醐灌顶。虽然养殖数量不多,但通过科学养殖,收益和效益却比以前要高。2021年,除去草场费,华角才让挣了4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现如今已成为了掌握一门新技术的新牧民。

与华角才让不同,牧民更藏杰通过在合作社从事科学养殖工作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了质的转变,除了合作社每年的入股分红外,每月还能领到一万多元工资。不仅还清了欠债、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让自己的老房子换上了新容颜。

学习科学养殖技术,不仅让农牧民增收致富,更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新身份。“现在的培训学习模式及课程,不仅适合我们掌握新本领,也让我们懂得如何做大生产,从而成为自强、自信、自立、有尊严的新牧民,这已经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华角才让告诉记者。

在青海省农广校副校长刘海棠看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及时把农牧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传授给农户,让农牧民学到一技之长是很贴合农牧业发展的特点和农牧民实际需求的。“一方面可使我省的农牧业产业产量和效益提高,另一方面能让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寻求到新的发展可能,并增加收入。”

头雁领航产业振兴

如今,“依靠科技,发展生产,致富增收”的观念已根植于广大农牧民心中,培养的一批拥有一技之长的种养加能手、农村经纪人、“土专家”正引领更多的农牧民走上致富路。

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王家堡村的赵财曾参军入伍,退伍回村后,任王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从2016年开始,通过参加新型农民职业培训,赵财学到了先进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村里与几位有志农业发展的乡亲共同创办了湟中农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王家堡村民种植地膜马铃薯、青杂5号油菜种子田,注册“薯农佳”商标,严格制定质量标准,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模式,将合作社及周边农户种植的马铃薯远销云南、四川、内蒙古等地,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2021年生产马铃薯1400多吨,代销周边农户马铃薯2000多吨,经营收入达340万元,纯盈利30多万元。“如今,我们村再也不会为吃穿发愁了。”赵财说。

作为2022年度青海省高素质农牧民优秀学员之一,赵财表示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给他指引了方向,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路,转变了理念,对村子和合作社未来的发展他充满信心。他说:“未来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还要带动更多乡亲共同成长、共同致富,也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我省经过近十年农民教育培训项目的实施,已经培育了像赵财一样的产业带头人、致富带头人、农业企业管理者等近十万人,先后有10多名学员荣获全国优秀学员、百优保供先锋等称号。

我省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新牧区,必须利用农牧民教育培训的途径来推动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全面进步,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牧民。

如今,在基层乡村,有无数像华角才让、赵财一样的致富带头人,穿行在带领农牧民致富的田间地头,成为带领一方农牧民致富的骨干力量,他们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生活茶座】授人以渔,让技能培训成效凸显

乡村振兴,产业是重点,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在相关政策支持下,返乡创业大学生越来越多,乡村种养加能手带领一方百姓发展起特色乡村经济……在各种各样的乡村创新发展方式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农牧区劳动力开始寻求自身的发展并进入更大市场。学习一技之长,实现增收致富,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当地百姓思考最多的问题。而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提高农牧民职业技能水平则让更多的农牧民从技能培训中受益。

为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相关部门组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在增加了现金收入的同时,更增添了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底气。据统计,2019年以来,青海省各地共培训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牧民4.6万人。2022年,青海持续推行农牧民技能培训,培训各类农牧民1万人以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组织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帮助农牧民更好地增收致富。在开展具体的技能培训之前,相关部门也经过调查研究,了解农牧民的具体意愿和当下的市场需求,让农牧民学到的技能真正有“用武之地”,让培训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而在具体培训中,培训方式的多样性更是成为重点。当前正是农闲时节,各地正在推进培训工作,主要通过线下组织学员进行集中培训,这种方式针对性强,也有助于学员快速掌握技能。与此同时,利用线上平台进行培训,不仅让农牧民有了更多的渠道、更灵活的方式接受培训,还便于农牧民在岗工作中及时联系相关专家和老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更长远地帮助农牧民。

同时,各地根据实际分类施策展开培训。针对新生代农牧民,或有一定互联网使用能力的农牧民群众增加“互联网+”、电商、直播销售等的培训内容,扩大就业范围。对于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农牧民群体,进行相应的技能强化培训,增强了农牧民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现阶段开展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农牧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也在进一步努力构建覆盖广泛、层次多样、类型丰富的高素质农牧民技能提升新格局,在课程设置上突出“特”“优”,更侧重培养复合型、“多面手”新型农牧民,让更多的农牧民掌握技能并从中受益,让技能培训的成效凸显。

标签: 经济聚焦高质量发展特色农牧业,从培育高素质农牧民

推荐阅读

观热点:【经济聚焦】高质量发展特色农牧业,从培育高素质农牧民开始

【经济聚焦】高质量发展特色农牧业,从培育高素质农牧民开始青海新闻网

西宁:城市书房让百姓乐享文化生活

西宁:城市书房让百姓乐享文化生活青海新闻网

海东: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 文旅融合助推互助精彩出圈

海东: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助推互助精彩出圈青海新闻网

焦点观察:驰援土耳其俩青海人收获数万点赞

驰援土耳其俩青海人收获数万点赞青海新闻网

热议:【一讲两稳三促·万名干部下乡】
办好“暖心事” 当好“贴心人”

【一讲两稳三促·万名干部下乡】办好“暖心事”当好“贴心人”青海新闻网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品牌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