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温度骤降,在唐山碧桂园天誉的施工现场,工人们反光背心下的半袖已换成棉衣,手中做的活仍旧熟练麻利,可混凝土施工班组有的人脸上却写满心事。
【资料图】
原来,混凝土浇筑作为工地最脏最累的工序之一,经常从晚到早连续作业,强度高且熬人。当听说项目新到了地面整平、地库抹光机器人,不仅不用休息,效率还高,大家便开始担心被“抢工作”。
碧桂园天誉施工现场
“引入机器人,是为了降低工友的劳动强度,减少职业病,不是替代他们!”碧桂园天誉的工程经理张杨表示,传统建筑工人在通过学习,熟练操作建筑机器人后,就能成为施工技术型人才——智能建造产业技师,同时掌握传统施工和现代化智能建造双项技术,开展人机协作。“既可以提升工人的职业地位,还能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人与机器的“双向奔赴”
“嚯,那玩意真比咱干得快?” “好不好学,我能不能试试!”……技术员潘子赫刚把机器人送回仓库,几名工人便迎上来打听这些“铁工友”的工作情况。
“开始我也嫌弃,现在却成了离不开的好伙伴!”看到大家很困惑,潘子赫便讲起他的“真香”现场。在天誉项目第一台机器人——测量机器人刚到时,听说它测量作业又快又省事,效率是人工的2到3倍,他是既好奇又怀疑,更叫苦“上下楼还得带着他,多麻烦!”。
可在经过实操,原本需要十几分钟才能测好的空间,测量机器人几分钟就完成了,数据更是精准。被当场“打脸”后, 潘子赫二话不说就赶紧认真学习起来。“稳定性好,误差小。新到这俩就更厉害了!”为了让工友“心服口服”他还将地面整平机器人从仓库取出,为众人讲解起来。
技术员潘子赫讲解调试地面整平机器人
潘子赫介绍,在传统工序中,受混凝土特性、工艺等因素影响,混凝土浇筑完成,坑坑洼洼的表面要第一时间完成整平施工,不仅脏累险,施工精度也存在挑战。而地面整平机器人,配有高精度激光识别测量系统和实时控制系统,能自动设定整平规划路径,实现混凝土地面的全自动整平,每小时施工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大部分作业面1次便可成型,工作效率约为人工的1.5倍。
“配合机器人,不仅效率、质量能上来,也没那么累了,是双赢!”混凝土施工班组刘师傅表示,听完讲解,大家心里早就不再抵触这些“新工友”,而是盘算着怎么学会操作,和它们成为“铁哥们”。
工地里的“科技与狠活”
“还是高科技好,以后不用弓着腰费劲了!”刘师傅看着眼前跟“遥控汽车”一样的地库抹光机器人感慨道,只需要通过遥控器,就可以完成混凝土抹光作业,并且“一抹即光”,比人工轻松、快捷很多。
在以往,混凝土浇筑最后的收面抹光工序一直是个体力活,工人得手持“抹子”,蹲在地上,抹一下退两步,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不说,效率还不高。后来,引入手扶式抹光机,虽然可以让施工人员在作业时站立操作,速度和劳动强度有所改善,但仍要花大力气稳住把手移动操作,且设备在进出场地时容易留下脚印,导致后续反复加工,徒增工作量。
地面抹光机器人正在作业
而现在地库抹光机器人的“机械手臂”在设定程序的控制下,可以根据输入的路径和位置信息,指引控制抹刀组件一边旋转一边行走,通过双抹刀高速旋转,对混凝土地面进行重复的抹压和抹光。不仅作业面均匀不留死角,每小时施工面积也可达到350平方米以上,是传统人工效率的2到3倍,并且完成面的密实度、耐磨度、稳定性、光整度效果,比专业老师傅做的还要好,真正做到了“一步到位”,连混凝土施工班组的工友们也不由拍手叫好。
“这些建筑‘黑科技’,让大家看到了以后的前景,心气都上来了!”张杨表示,在天誉项目,原本也出现了农民工老龄化逐渐严重,年轻工人从事建筑行业意愿持续降低的情况。但自从项目逐步引入机器人参与施工,年轻人多了,工人们的干劲不减反增。“大家都愿意学习新技术,干活干得更体面!”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陈朔华李佳)开滦总医院吴寿岭教授荣登2012-2021年全国心血管病领域学者论文学术影响...
漫步在路南区万达商业街,一道靓丽的新风景引得路人频频驻足,“他是火凤凰足球队的指导教师,我在报道...
日前,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度河北省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唐山4项企业标准上榜。近年来,唐山...
今年以来,路北区投入财政资金65万元,携手20多家文体、旅游优质企业,为群众提供优惠幅度均低于原价50%...
中医传统康复、运动康复、肌骨康复……走进开滦唐家庄医院康复中心,在每一个康复治疗室,都能看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