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逐步增加,针对老年人的骗局也层出不穷。普通保健品被包装成能治百病的“神药”,价格会翻几倍,甚至几十倍。不法经营者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认知较弱等特点,进行虚假宣传,忽悠、欺骗。市消协提醒老年人,警惕“坑老”保健品骗局。
警惕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药物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具备治疗疾病的效果。一些宣称能治疗疾病的保健食品,很可能非法添加了药物,服用后会危及健康。
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而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更注意安全性,后者则以治疗为目的。国家有明文规定,食品中不能添加药物,而不法生产企业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后,就会生产出“见效奇快”的直接危害健康的保健食品。
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一般为长效药,作用缓和。而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的多是在临床上已经淘汰的药物,起效迅速但不持久,容易造成血压短期内大幅波动。
降糖产品拥有巨大的市场,该类产品也是添加药物成分的“大户”。非法添加的药物含量绝不会像药品那样稳定,虽可能降糖效果明显,但也会产生血糖波动较大的情况。如果患者不知情下服用过量,可能会引起低血糖,甚至会危及生命。
服用非法添加药物的保健食品后,还会影响正常治疗,容易加剧和延误病情,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保健食品没有疾病治疗或预防作用,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保健食品一般需要较长时期的食用才能达到保健目的,老年人不可期望所谓“疗效”“速效”,切勿听信将保健食品吹嘘为灵丹妙药或片面夸大药品毒副作用的虚假宣传。
拒绝洗脑式“会销”宣传
一些保健品营销者经常利用会议式销售(简称“会销”)的形式,环环设套,欺骗老年人高价购买他们的产品。组织者往往用几天的时间,就能成功为老年人洗脑,然后实现大额销售。
骗老年人的招数很多,招招都针对老年人的弱点。通过送鸡蛋、挂面、洗衣粉等小礼物,将老年人吸引到“会销”现场后,就开打“亲情牌”,叔叔阿姨叫得甜,端茶递水显温情。然后通过试用、讲课等方式吸引老年人购买保健品,鼓吹能治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老年人易患的疾病,甚至还宣称能治疗癌症。被洗脑的老年人,哪怕平时省吃俭用,哪怕儿女阻拦,也不惜重金购买。不少购买了产品的老年人,所花费用惊人,少的几千元,多的高达十几万元。
老年人之所以会成为保健品“会销”陷阱中的香饽饽,主要源于健康焦虑。随着年龄增大,老人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一些慢性病、老年病开始困扰他们的身体。于是,购买保健品成为老年人追求健康的重要途径。另外,有些老年人心里清楚这些所谓的保健品并非如此“神奇”,虽然一开始告诫自己不要掏钱,但随着陷阱越来越深,最后还是情不自禁地掏了腰包。
有的“会销”现场会提供免费检测,一台被“动过手脚”的小设备竟成了可测百病的神奇仪器。甚至声称通过几滴尿液就可以检测出癌症。老年人看到自己得了病,惊慌之余,往往会花钱买健康。
因为儿女很少有时间陪伴,很多老年人都孤独寂寞。老年人为了解闷,就到健康讲座、免费试用的地方凑热闹。在那里待的时间长了,自然就被洗脑了。另外,推销人员也利用老年人渴望陪伴的心理,把销售从“会销”现场扩展到老人的家里,帮老人做饭、洗衣、擦玻璃,在获得老年人信任的同时,也让老年人心甘情愿地购买高价保健品。
老年人应警惕“会销”陷阱。远离打着养生讲座、“专家”访谈、有奖听课、“专家”坐诊、免费体检、亲情体验、免费旅游等旗号,采取家访送礼、亲情拉拢、会员优惠、雇托销售、饥饿营销等各种方式推销产品的“会销”活动。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子女要多关心老人,不要给骗子打“亲情牌”的机会,让老人精神世界充实起来,不再被骗子的甜言蜜语哄得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去。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陈朔华李佳)开滦总医院吴寿岭教授荣登2012-2021年全国心血管病领域学者论文学术影响...
漫步在路南区万达商业街,一道靓丽的新风景引得路人频频驻足,“他是火凤凰足球队的指导教师,我在报道...
日前,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度河北省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唐山4项企业标准上榜。近年来,唐山...
今年以来,路北区投入财政资金65万元,携手20多家文体、旅游优质企业,为群众提供优惠幅度均低于原价50%...
中医传统康复、运动康复、肌骨康复……走进开滦唐家庄医院康复中心,在每一个康复治疗室,都能看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