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正在北京举行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青海展区亮点纷呈,共展出21种35件实物,红枸杞、三色藜麦、镁合金锭、锂电池……在这张青海向全国人民交出的发展成绩单中,为何这些实物入选?记者带您了解这些实物背后的发展故事。
(资料图)
观众了解高原特色农产品背后的故事。
科技创新
亮出青海硬核实力
步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青海展区,图片、视频等青海元素组合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青海十年的发展足迹更加生动、直观。一件件浓缩着青海发展的实物,向观众讲述了青海以绿色低碳为特点的清洁能源高地建设如何书写未来。
展区内,看见观众正在展柜前阅读氯化钾、碳酸锂、镁合金锭、锂电池实物的文字介绍,讲解员霸慧文立马上前,为观众介绍起青海创新的故事,“经过多年的探索,青海盐湖钾肥生产工艺水平大幅提升,钾肥目前年产能保持在800万吨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我们眼前看到的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全国三分之一的锂电池出自青海……”
“原来这些体积并不大的材料,背后是这么硬核的科技创新故事。”伴随着讲解员的解说,北京工商大学学生周卓浩说,小时候就在地理课上知道柴达木是祖国的“聚宝盆”,看完展览更加了解青海在清洁能源发展中的资源优势。
多年来,青海省以科技创新驱动为引领,大力推进盐湖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本形成了以钾、钠、镁、锂等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风光“绿电”
尽显青海资源优势
展厅的另一侧,当讲解员按下启动按钮,风机开始转动,光伏电板追光逐日释放动能,“绿电”通过清洁能源输送通道被输送至千家万户。这是海南藏族自治州龙羊峡水光风电互补综合展示沙盘,反映了龙羊峡水电站、光伏电站、风电、“绿电”输送通道和地形地貌。
“世界首条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输电大通道建成运行,北京大兴机场用的就是‘青海绿电’。”听到讲解员的解说,在场的观众竖起大拇指,纷纷为青海点赞。
回顾十年发展之路,青海清洁能源发展中坚持“青海造、青海用”,时代新能源、比亚迪、亚洲硅业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储能锂电池、光伏组件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光伏组件-光伏电站产业链,形成了“上游制造保障下游发电、下游发电促进上游制造”的循环体系。
特色农产品
撬动千万元大产业
十年来,在青海各大产业园区,光伏产业、清洁能源发电、储能产品、新能源汽车、盐湖资源利用产业等一批新动能支撑着青海高质量发展。
作为青海的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从上百件青海好物中脱颖而出的黑枸杞、红枸杞、三色藜麦高原特色农作物,不仅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让观众看到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成果。
青海拥有全国最大的有机枸杞种植基地,2021年有机枸杞种植面积超过8000公顷。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藜麦,具有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近年来,青海省依托柴达木盆地区域优势,发展藜麦产业,年种植藜麦达2266.67公顷,年产7800余吨,产值超9000万元。
小展品见证大时代,一组组数据,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了枸杞、藜麦等高原特色农作物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
非遗传承
指尖创造幸福生活
“这里向大家展示的是堆绣《高原精灵》、银铜器《富贵镶嵌银盘》、藏毯《湖畔牧歌》、热贡唐卡、盘绣《太阳花》,这些作品都能够代表青海非遗文化名片。”跟随讲解员的生动讲述,青海大地上文化建设的画卷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
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一代代青海人的勤劳与智慧,现有非遗名录2361项。这些丰富多样、具有浓郁高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被市场认可和接受的过程中,青海的风土人情也被更多人知晓,青海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展区内,千里迢迢从青海“飞往”北京的实物,让观众感受着青海的文化底蕴。多年来,青海藏毯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不仅远销欧洲、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带动当地上万名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从热贡唐卡到银铜器,在一代代非遗手艺人的探索创新中,青海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湟中银铜器及鎏金技艺的每件作品,都是河湟地区各族群众生活的印记,也是百姓在无数次敲锤和打磨中奋斗出的幸福生活。
参观完展览,来自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桂中楼说,青海展区刷新了他对十多年前青海的印象,现在的青海,在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就让人眼前一亮,他期待能再次走进青海,体验更多民俗风情,领略青海的大美。
破译牦牛高海拔生存遗传密码青海新闻网
青海省出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意见青海新闻网
曾得到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她感恩回报——史更选捐赠400余双暖心鞋青海新闻网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前三季度西宁市GDP同比增长2 2%青海新闻网
西宁市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低保申请“先纳入后审批”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