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 李娜 报道) 今年以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以“五大振兴”为着力点,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加码”,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聚焦经济发展,奏响乡村产业“振兴曲”。推行“1+5+X”“两山”成果转化新途径,实行产业链链长机制,持续完善、延伸、发展产业链条。总投资11897.8万元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35项。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落实资金1720万元,对阿木乎、次汉苏、宁木特等6个专业合作社进行提标升级改造,加快实现牧户生产能力和现代农牧业发展有机衔接。投资1719万元加大宁木特村、次汉苏村、多特村等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有效发挥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作用。投资3750万元建成河南县牛羊活畜交易集散中心,预计年实现税后利润265万元,真正实现“建一处市场、活一片产业、富八方群众”。积极与天津科技大学紧密合作,深入研发牦牛骨肽粉、精酿啤酒、保健饮品等系列产品,全面打响“天赐蒙旗·全域有机”产业区域品牌,三江牧场、启龙牧场2家企业获得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认证。
聚焦乡风文明,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打通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化传承、科技赋能渠道。坚持宣传先行,充分发挥入户宣传、微信引导、村规民约等作用,有效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通过多个平台开展各类宣讲120余次,受益群众达2.55万人次。同时,广泛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表彰活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900余场次,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深化拓展河南精神高地的外延内涵,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持续挖掘先进、树立典型,创建先进人物库,打造河南新名片,全县33人获得国家级荣誉。
聚焦引育并重,点燃人才振兴“双引擎”。积极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大型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活动,开展专项招聘活动4场,招聘岗位130余个。立足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以中式烹饪、装饰装修、服装制作、家政服务等为主,开展城乡技能培训16期,培训人数775人;实施“雨露计划”短期培训3期,培训人数150人,进一步促进稳定就业。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15人,困难人员就业1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723人,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1135人,以工代赈就业7人。依托扶贫产业孵化园,进一步吸引外出乡贤、务工人员、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返乡就业。截至目前,扶贫产业孵化园在孵(入驻)企业7家,带动就业73人。
聚焦生态宜居,打造乡村振兴“高颜值”。全面巩固林草长制成效,开展巡山巡草306次,续签1091名生态管护员管护合同,一体化推动林草资源保护。扎实推进第一批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项目,完成国土绿化、退化草地改良、人工种草、黑土滩治理、毒害草综合治理34.55万亩,生态环境修复成果显著。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县乡村巡查259次,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468次。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县空气优良率达96.2%,黄河入境断面和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持续加快实施宁木特镇高原美丽城镇建设,全力推动4个高原美丽乡村和600户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建设,确保城乡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升级“小厕所”、改善“大民生”。
聚焦社会治理,筑牢组织振兴“主心骨”。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突出政治引领贯穿“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全过程、各环节,强化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能力建设,大力实施“村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牧民党员冬春轮训、各级党组织书记轮训,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社会治理能力。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县乡村“5+5”主体责任机制,推行各级干部“包乡联村联户”,择优选派121名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从优秀人才中选聘39名党群服务中心管理员的探索实践被列入青海省“组织体系三年行动”典型案例。强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搭建县乡“五室一平台”和村级“三室一平台”,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
破译牦牛高海拔生存遗传密码青海新闻网
青海省出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意见青海新闻网
曾得到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她感恩回报——史更选捐赠400余双暖心鞋青海新闻网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前三季度西宁市GDP同比增长2 2%青海新闻网
西宁市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低保申请“先纳入后审批”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