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21年8月,中国田径协会向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发来感谢信,感谢基地对国家田径项目,尤其是重点队伍、重点运动员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对于中国田径队在第32届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了2金2银1铜12个前八名的优异成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2年3月,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也发来感谢信,感谢国家轮椅冰壶队在北京冬残奥会备战期间,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为队伍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服务,为轮椅冰壶队成功卫冕做出了突出贡献。
……
寥寥数语,短短几句,道不尽的是驻训队伍在多巴基地度过的难忘时光,说不完的是多巴基地保障团队事无巨细的服务和努力。这里一共走出了38位世界冠军,而冠军背后的多巴基地却从未从幕后走向台前,他们只是用心用情守护着闪光的荣誉,笃定前行。
作为国家综合性体育训练基地,多巴基地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牢记使命,紧扣“服务”二字,突出保障能力,全力为国家队在此训练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数十年的发展和改革,基地训练环境、生活环境不断完善,高原低氧环境训练的有效性不断彰显。从生活、训练等基础性服务保障,到不断增强高原低氧环境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多巴基地已经基本实现了设施现代化、服务专业化、保障全面化。
难怪这里被国内外运动员亲切地称为运动队的“高原之家”。
2020年3月,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国家中长跑队刚刚结束在国外的比赛任务准备回国,但是国内适合中长跑训练的综合基地所在的地区情况都不容乐观。在省体育局的坚强领导和全力支持下,多巴基地主动请缨,与中国田径协会密切沟通,精准对接,义无反顾担负起国家队疫情期间的服务保障工作。“没一点儿担忧,那是假话,但国家训练基地接待国家队就是责任和使命。”省体育局副局长、时任多巴基地主任刘兴海说。
“接待过很多队伍,但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接待队伍还是有压力的,主要是头一次,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主要负责这项工作的李珊珊很有感触。疫情防控怎么做、消杀工作怎么展开、到达基地后如何隔离、隔离期间的食宿如何安排、训练保障工作怎么办……看似简单的接待任务,但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原本的方案被迫打乱;看似只是吃喝拉撒的点滴小事,却因为新增的因素,变得千头万绪。
“我们克服了困难,困难也锻炼了我们。”在多巴基地主任汪宪忠看来,“全国工人先锋号”的荣誉,是对多巴基地多年来的坚守给予的肯定、鞭策和更高的希望。
这份坚守是闪光的,在基地驻训过的王军霞、杨家玉、刘虹、董国建、刘子歌等38人获得65个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等国际大赛冠军,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土运动员切阳什姐、纪晓晶、任龙云、仁青东知布等在国内外赛场上为青海增光添彩,传播形象。2019年至2021年,多巴基地共接待国家队、地方队127支,运动员19930人次;接待了来自全国的20多个省、市、行业体协的体育项目队,蜚声海外;阿曼、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队伍慕名前来训练。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上,驻训多巴基地的各省运动队共取得10金、8银、11铜的优异成绩。
思保障,谋发展,积极改革创新,不断与时俱进。
作为“国”字号体育训练基地,保障服务并非基地工作的全部。2016年,首届中国青海国际冰壶邀请赛在多巴基地成功举行,此次比赛不仅是国际冰壶赛事首次进入西部地区,也是第一次在世界高海拔地区举行高规格冰壶赛事,不仅让青海人在家门口看到了世界水平最高的冰壶赛事,更重要的是激活了青海冰雪运动。多巴基地这个“冠军摇篮”,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成功实现转型,引领青海冰雪运动及产业发展。
转型后的多巴基地可以提供田径等20余个夏季项目和冰壶等4个冰上项目的训练保障。多巴基地滑冰馆于2016年正式挂牌成为中国国家高原冰上训练基地,成为了第一个中国国家高原冰上训练基地、全国第一个在夏季和冬季均可开展训练的综合冰上基地。在建的高原滑雪场建成后可以满足多数雪上项目专业队训练、国际赛事举办和全民健身滑雪需求。未来,多巴基地将成为全国唯一兼具夏季项目和冬季项目训练条件的综合性高原训练基地。
其实,多巴基地的全面改造升级从未停止。多年来,多巴基地在保障运动员训练的前提下,发展以体育培训咨询、体育旅游体验、民族体育竞演、体育研发的体育产业集群,集主题公园、展示、商务、宾馆、购物、俱乐部、公寓、医疗、科研培训等功能,向发展体育产业的道路延伸。如今的多巴基地,正在向打造集“训、科、医、教、服”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性体育基地奋力迈进。
培养世界冠军的摇篮,怎能少了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
多年来,多巴基地成功培养出制冰师和各类裁判员共50余人,从事国际国内大型赛事执裁服务工作。制冰师明来生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他是国内唯一一名国际冰壶联合会认证的制冰师,北京冬奥会前夕,明来生被紧急调往国家冰壶队担任首席制冰师,并担任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冰壶比赛制冰师。站在北京冬奥会冰壶场馆,看着一块块世界顶级的冰壶赛道,明来生说:“我要为青海制一块和冬奥会一样好的冰。”
明来生不是这支队伍中的“偶然”。走进多巴基地,你会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最普通的工作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些似乎已经融进了这个集体的日常和点点滴滴,这是一支队伍历练与成长的表现,也是多巴基地整体发展的内涵。现在,一批知识型、专业型、技能型的职工正在从各个岗位脱颖而出,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在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锻造出了一支扎根高原、敬业奉献、能打硬仗的工人铁军。
守护是最长情的告白。闪闪的奖牌,骄人的成绩,辉映着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熠熠闪光。
破译牦牛高海拔生存遗传密码青海新闻网
青海省出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意见青海新闻网
曾得到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她感恩回报——史更选捐赠400余双暖心鞋青海新闻网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前三季度西宁市GDP同比增长2 2%青海新闻网
西宁市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低保申请“先纳入后审批”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