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其中,“一村一品”乡村产业发展和示范村镇建设,是农村兴旺的重要内容。
培育“一村一品”有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农村人才集聚,还能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乡村文化传承。
经过多年发展,西宁市湟中区“一村一品”主导项目已涵盖各个优势产业,促进了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打造,推动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让我们走进几个村庄,去近距离感受“一村一品”带来的改变……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你看我们这草莓又大又红,皮薄味甜,很受消费者喜欢呢!”3月17日,走进位于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新添堡村的草莓种植温室,西香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连峰告诉记者。
经过调研,许连峰看中了这里的土壤很适合草莓种植,所以就在新添堡村扎下了根,计划在今年为草莓注册商标并申报“一村一品”产业。
在湟中,像许连峰这样找准当地特点致力于“一村一品”发展的新农人还有很多。近年来,湟中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现代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牧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特色种养产业示范村镇已成为新品种展示、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型农民实训的主要阵地,积极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目前共建成了4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涉及蔬菜、果品、养殖、休闲农业等产业,促进了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打造,推动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了就业增收。
1.着眼绿色搞生产
在烂漫的春光里,记者走进湟中区拦隆口镇上寺村的种植基地,湟中振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温室里的黄瓜瓜蔓上,一条条又长又直的黄瓜缀满了枝头,清香扑鼻。
农业工人在温室里忙碌着,或进行田间管理或采摘,耕耘春天播种希望。
这些黄瓜可不简单,它们早已声名在外,赢得了市场认可,并且进入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录。
上寺村有400个温室,其中60%都是种植黄瓜。合作社负责人高树丰告诉记者:“黄瓜品种每年都会根据需要更新,选择的都是果型好、口感好、产量高、抗病毒强的品种。”
除了品种好,高树丰还坚持绿色生产,“我们用的都是生物肥料、有机肥、农家肥,坚持少用药不用药,就算用也用生物农药。而且坚持预防为主,每周都会抽查检测。”
记者了解到,这些黄瓜在生长时会采取绿色防控,利用红蓝板、杀虫灯等进行虫害治理。每年7月至9月,进行改茬时,还会用70℃高温闷棚进行杀菌,让土壤恢复良好性状。
同样坚持绿色生产的,还有位于土门关乡的青海互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互邦农业公司是西宁市产业化龙头企业,自2007年6月成立以来,坚持走绿色循环农业路子,主要从事奶牛养殖、乳品加工销售,把整个产业从养殖、加工、销售有效联结起来,采取“生产基地+乳品加工+销售网点”的经营模式,形成上中下游联动一体化发展。
在互邦农业公司的饲草储存处,记者看到正在混合搅拌中的奶牛饲草。饲草主要是青贮玉米和燕麦、苜蓿的青干草,来自我省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邻省甘肃。
据互邦农业公司负责人刘卫华介绍,这些饲草都是标准化栽培的,对于蛋白和水分含量都有明确要求,就是为了让奶制品的质量更好。
同时,坚持绿色养殖,按照统一标准饲喂,并且实行春秋两季防疫,每年两次为奶牛抽血检查身体。基于牛的生产时间和性能,每天三次挤奶、三次投料。在生产时,严格按照冷藏保质标准,进行绿色生产。
在李家山镇新添堡村的草莓种植温室里,绿油油的叶片间,红彤彤的草莓散发着诱人香气,让人垂涎欲滴。西香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连峰告诉记者,元旦前草莓进入采摘期,到次年6月铲掉全部苗子,利用两个月时间养棚,进行病毒消杀,再用有机肥上底肥,“有消费者对草莓认知有误区,总认为草莓用药多,其实平时把田间管理做好了,该通风通风,时刻注意温度等,植株就不会生病,也就不需要用药了。”
“打造‘一村一品’对于绿色生产有着严格的要求,不管是已经成为‘一村一品’的上寺村黄瓜,还是像互邦、西香季这样正在申报‘一村一品’,都着眼于绿色搞生产,有利于提升产品品质。”湟中区农业农村局产业室科长常春说。
草莓采摘。摄影:潘玲
2.做好“品牌化”文章
每天早上5时,互邦农业运送鲜牛奶的车辆就从村里出发,不到6时到达位于西宁城区的配送中心,再由十辆冷链运输车配送到分布在全市的800个经销店面,这款“天天鲜”牛奶在西宁市场备受好评。
坚持将价格合理、优质安全、新鲜的乳制品供应给市民,使得互邦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取得了较好效益。其中,“天天鲜”牛奶和“纯享青藏”牌酸奶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市场销量不断增加。
“我们还准备上市‘青牧纯’常温巴氏杀菌乳、‘可口青藏’乳饮料、‘德吉大叔’家庭装系列酸奶,坚持走品牌化发展之路。”互邦农业经理张立忠告诉记者。因为对鲜奶产量有更大的需求,所以他们和湟中区西堡宁协牧业有限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通过乳品加工提质增效扩能建设项目,解决企业产能不足和品种单一的问题,加强品牌竞争力。
再把目光转向拦隆口镇上寺村。17时,农业工人们开始采摘温室里的黄瓜,采摘完后,用保鲜膜盖上保持水分,翌日4时开始送往市场。
“梓琪火锅你们知道吧,就是高树丰开的,用的是黄瓜的商标名字‘梓琪’。”湟中区农业农村局区划办主任周春花说道,上寺村的黄瓜不但有自己的品牌商标名,还把它扩展到了其它领域。
“因为生产出来的黄瓜品质好,很受市场欢迎。夏天亩产量5500公斤到6000公斤,就算是冬天都能达到4000公斤,两年种五茬,你算算这个经济账。”高树丰说,“我们的价格比外地过来的黄瓜一公斤要高两元钱。到了冬天,西宁只有我们村有黄瓜。目前整个西宁有80多家加盟店卖我们的黄瓜。”
通过一根根黄瓜,合作社带动了本村及邻近村子发展。2021年,光上寺村的黄瓜就卖出了1.1万吨,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优化了种植结构。
新添堡村今年也准备把草莓申报为“一村一品”。西香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连峰表示:“我们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让村子围绕草莓种植。作为西宁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目前有7.07公顷实际种植面积、91栋温室,其中80%种植的是章姬。章姬奶油草莓,皮薄味甜个头大,颜色鲜艳,酸甜适中,很受欢迎。我们还想进一步发挥草莓种植的带动作用,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努力向‘丹东草莓’学习。”
“注重品牌效应,可以实现优质优价。而且能发挥小微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掌握市场定价权,增加效益。”常春表示。
3.换活法争当新农人
不管是蔬菜、果品,还是养殖,通过“一村一品”打造,它们在兴旺乡村产业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有力带动了当地种植结构优化和村民增收致富。于当地农民而言,不但富了他们的口袋,还富了他们的脑袋,让他们换了种活法,成为了新时代新农人。
杨文云是新添堡村村民,以前主要种植上海青。西香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村里开始种植草莓后,他一直在观望、学习,2021年开始自己种植,当年种了3个温室,收入20万元,净利润就达到7万元。这让他信心倍增,今年扩种到了8个温室,基本就靠自家人打理,种苗子和摘草莓的时候会雇人。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先带动那些已经有了温室但效益不高的农户种植草莓,以此实现更好收入。”许连峰告诉记者,基地所在地土壤酸碱度刚刚好,透气性也好,非常适合种植草莓。现在还能自己育苗,生产环境、技术、销路都不愁,有信心带领村民获得更大发展。
像杨文云这样从不会种植到成为行家里手的新农人还有不少。在上寺村的黄瓜温室里,记者见到了李兆生。他是从2016年开始跟着学习种黄瓜,第一年一个温室,第二年两个温室,2019年种植三个温室近5亩(0.33公顷)地,到了2021年,光黄瓜就为他带来了十几万元收入。
“以前只会撒种子种叶菜,现在我种黄瓜那可是一把好手!这黄瓜种成了品牌,给咱们村带来的变化可不小呢!”李兆生说道。
“一开始当地老百姓不知道怎么种黄瓜,也不相信技术传授。通过示范种植,他们从观望,开始尝试种,结果发现种黄瓜一亩地多卖不少钱,积极性就上来了。现在,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稳定客户了。”振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树丰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合作社和山东七八家黄瓜育苗场有联系,可以保证村民的种苗品质。同时,合作社会具体对村民进行指导,包括怎样施肥、怎样定植,甚至秧子长到多少个叶片开始留瓜都会详细讲解。
临近中午时,谢文邦总会去看看奶牛的情况,看着毛色光滑的奶牛悠闲踱步,他就觉得心安。谢文邦今年50岁了,到互邦农业已经上了6年班,从开始一窍不通成长为了技术骨干,现在每个月工资在5000元左右,收入稳定。
“我们村里好多人都在这里上班,而且时间相对灵活,家里有农活也能兼顾上。家门口能挣这一份工资,我相当满足啊!”谢文邦告诉记者。
在土门关村,还有很多人像谢文邦一样在互邦农业上班。除了就业,他们还有入股分红。全村400多户,每一户都和互邦有着联系。
不管是杨文云、李兆生,还是谢文邦,他们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已经从单纯的农民转变成了新农人,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中活出更多可能。而更多的农民也是因为村里有了好的农业品牌和发展平台,不但经济收入有增加,思想观念也有了转变。
“我说一个最明显的,在我们公司上班的这些村民,精神面貌变化很大。以前闲着就晒洋娃,现在比以前更注重形象,也更注重卫生了。回去后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连带着村容村貌都更好了!”互邦农业经理张立忠说道。
对于未来,湟中区农业农村局产业室科长常春表示将根据各村特点,继续打造“一村一品”,形成规模优势,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
标签: 近距离感受湟中区的一村一品 青海新闻网
破译牦牛高海拔生存遗传密码青海新闻网
青海省出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意见青海新闻网
曾得到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她感恩回报——史更选捐赠400余双暖心鞋青海新闻网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前三季度西宁市GDP同比增长2 2%青海新闻网
西宁市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低保申请“先纳入后审批”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