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 正文

湖洲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全省第一 稻渔综合种养领域边界不断扩展

  • 2022-03-24 10:25:01 来源:湖州日报
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公布了第二批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和示范基地名单,我市吴兴区、安吉县、德清县成功入选,至此,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创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区县全覆盖。

“今年‘稻+鳖’得扩大生产了,原来的产量供不应求。”在吴兴区湖州欣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龙看着自家新开垦的水田说。最,他将“稻+鳖”种养规模从原来的200亩扩大到300亩。“之前试验质的种养很成功,鳖和水稻的整体品质都得到了提高。”孙建龙介绍,鳖能提供养分,水稻则能为鳖提供一个宽松的生长环境,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可循环的绿色生态系统,他还在尝试数字化技术管理种养的新方法,并引入“跑道养鱼+稻渔共生”新型种养模式,打算在稻渔综合种养领域继续深耕。

农业主体对稻渔综合种养探索、创新的底气从何而来?记者了解到,年来我市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对百亩主体、千亩村、万亩乡镇分别进行200元/亩、250元/亩、300元/亩分级补助,同时,市农业农村局还安排区(县)技术骨干、产业主体多次赴湖北、安徽等省份地区学,举办各类培训班共50余期、累计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搭建起“保姆式”技术服务体系。

“为促进稻渔产业发展,我们不仅为主体提供高质量的成长环境,也通过发挥主体的‘头羊效应’,推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市农业农村局介绍,该局以在双林镇的稻渔产业“领头羊”——湖州南浔浔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基点,构筑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周边主体及农户15户,面积2700亩,帮助农户每亩年增收2000元以上。

多措并举之下,我市稻渔综合种养领域边界正不断扩展。去年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6.8万亩,成为全省第一,全市亩均增收1500至3000元,为农民带来了产量、收入的大丰收。(见记者吴健)

标签: 种养面积 数字化技术 种养领域 生长环境

推荐阅读

破译牦牛高海拔生存遗传密码

破译牦牛高海拔生存遗传密码青海新闻网

青海省出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意见

青海省出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意见青海新闻网

曾得到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她感恩回报——史更选捐赠400余双暖心鞋

曾得到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她感恩回报——史更选捐赠400余双暖心鞋青海新闻网

全球快播:【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前三季度西宁市GDP同比增长2.2%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前三季度西宁市GDP同比增长2 2%青海新闻网

今日热门!西宁市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低保申请“先纳入后审批”

西宁市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低保申请“先纳入后审批”青海新闻网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品牌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