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 正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br>探寻乡村振兴的“金滩”路径

  • 2021-12-14 09:15:41 来源:青海日报

金滩村迎来丰收。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大雪节气,寒风呼啸。

12月7日,记者来到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金滩村,沿途可见已经收割完毕的庄稼留在地里的根茬。这些根茬,在寒冷的冬季成了牛羊最可口的食物,吸引着成群的牛羊大快朵颐。

进入村庄,柏油路穿村而过,庄廓院整齐排列,家家户户的大门上插着红旗。

“全村共有255户877人,地处半农半牧的浅山地区,地理条件差,农业收成低,原省定贫困村。2015年底,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贫困人口94人,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底人均收入9280元,脱贫户人均收入1.5万元。”金滩村党支部副书记晁军说,“现在我们的重点工作已经转移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上了。”

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

为了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推进,金滩村持续发力在脱贫攻坚中成立的绿源种植养殖合作社,不断细化管理措施,更加注重科学管理,合作社的综合效益进一步凸显,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

合作社将老百姓的耕地实行托管经营,负责从种植到收割再到出售的所有环节,村民年底分红。这其中,每亩地的收入中要扣除80元的管理费、播种费、收割费,即便如此,一年下来,每亩地收入也要高于以往单独种植的收入,今年最高的一亩地实现分红670多元。

2015年,合作社托管村民耕地133公顷,2016年达到200公顷,2017年达到300公顷,2018年达到306公顷,2021年达到了313公顷,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连片种植青稞、油菜、青草。

“我们托管的土地越来越多,说明老百姓真正受益了,认可了我们的工作。”晁军笑着说,原来4700亩(313公顷)的耕地需要四五百人去干,托管后,只需要8名管理员就行了,解放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又可增加收入。

为了提高亩产,托管的土地实行精细化管理,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实地进行测土配方,研制出了种植青稞和油菜的专用肥,海晏县种子站也提供了更优质的种子,不仅提高了产量更重要的是改良了土壤。

“今年青稞和油菜总产量分别达到了675吨和275吨,仅这一项收入就达到了356万元,除去成本,群众分红277万元。”晁军说,从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4万元,到今年村集体收入达37万元,说明金滩村发展产业的路子是对的,前景可观。

46岁的杨生寿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年到头在地里忙活,也挣不了几个钱,再加上其母亲和他本人身患疾病,更是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帮助下,杨生寿抓住机遇,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幸福生活。

“我家有59.95亩(4公顷)耕地全部托管了,今年分红3.5万余元,我还养了100多只羊,算了算,今年能收入7万多元,不仅收入增加了,还住上了新房。”杨生寿激动地说。

记者看到,杨生寿家新盖的4间房收拾的干净利索,白色的地砖,烫手的暖气,卫生间还配有抽水马桶和太阳能热水器。“今年7月刚搬的新房,比以前好太多了,之前是5间土房,靠着国家的好政策,才住上了这样的好房子,过上了舒服的好日子。靠着育肥羊,我摘了贫困的帽子,今年受益也不错,明年还要扩大规模。”杨生寿一边往土暖气里添煤,一边笑着说。

像杨生寿一样,也把耕地托管了,出去打工,每年增加收入3万元。靳光其说,自从耕地被托管了,我就能腾出空外出打工,挣了钱不说,也长了见识。

“村民外出务工,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村里经济发展的想法也多了,回来后对村集体的发展也关心多了,村民的素质也提高了不少。成立了阿尕图社摩托车巡逻队,治安环境得到了改善,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也少了。”晁军说。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愿望。

“原来全家人一年的收入还没有现在我一个人的收入高,如今家里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王贵虎是种植能手,2015年他将自家1.9公顷耕地托管给合作社,老两口便在村里开起了小商店。王贵虎还是合作社的种植管理员。今年,他家的土地托管分红就过万元,再加上参与土地管理的工资、自己育肥牛羊、儿子媳妇打工挣的钱,总收入有七八万元。

“为更好地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巩固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村里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政策机遇,在扩大合作社发展规模的基础上,搞起了农作物精深加工。你看到的就是我们农作物精深加工的厂房和一些设备,明年就要投入使用。”晁军指着一处厂房对记者说。

不仅如此,金滩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更加注重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引导村民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去年,他们试验种植6.7公顷黑青稞,延伸了产业链,让村民增收的渠道更加多元。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金滩村对180余户的厕所进行了改造,对44户群众住房进行改善,包括外墙保温、粉刷等,还聘请8位保洁员,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养殖业作为金滩村传统产业,也将在乡村振兴政策影响下焕发新的发展机遇。

“海晏县集群化项目已选在金滩村,明年将实施土地征迁工作;建设一个病死牲畜处理点;生活区和养殖区要分开,进一步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包村干部、金滩乡武装部长华旦说,海晏县集群化项目包括新建羊棚25栋,养羊规模10万只,预计村集体经济将增收100万元。”

在帮扶单位、县乡村干部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金滩村的公路通达率和通畅率,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新型合作医疗、新型社会养老参合率,饮水安全率、饮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再到发展壮大、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昔日人们眼里的落后村,如今变成了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美丽乡村。

记者手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

金滩村,一个不大的半农半牧村庄。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虽有耕地却很贫瘠、“十年九灾”,群众日子过得艰难。

经过5年脱贫攻坚战,村里有了一定规模的产业,村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茁壮成长,为金滩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做好乡村振兴打下了基础。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重点是产业要振兴、产业要兴旺。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带动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汇聚,才能让农民看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希望。

对耕地进行托管经营和集约化种植,无疑是金滩村最大的创新,也是金滩村坚持因地制宜,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发展的传统优势产业。实践证明,这是符合该村发展实际的路子。不仅提高了亩产,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劳动力,激发了金滩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采访中,随便碰到一名村民,都是笑容满面;走进任何一户人家,都收拾得干净整洁。谈笑间,可以切实感受到他们脱贫致富后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对乡村振兴的期望。“这么好的政策,我们必须加油干,今后,我们的村子会更美、收入也会更多。”这是采访中,记者听到的群众说得最多的话,这也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推动农村产业兴旺,不仅要融合发展,还要错位发展。金滩村选择发展养殖、种植产业,在两者的共同驱动下,金滩村的乡村振兴正在有序推进,一幅生态宜居、美丽和谐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标签: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推荐阅读

破译牦牛高海拔生存遗传密码

破译牦牛高海拔生存遗传密码青海新闻网

青海省出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意见

青海省出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意见青海新闻网

曾得到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她感恩回报——史更选捐赠400余双暖心鞋

曾得到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她感恩回报——史更选捐赠400余双暖心鞋青海新闻网

全球快播:【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前三季度西宁市GDP同比增长2.2%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前三季度西宁市GDP同比增长2 2%青海新闻网

今日热门!西宁市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低保申请“先纳入后审批”

西宁市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低保申请“先纳入后审批”青海新闻网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品牌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