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龙华区正式通过升级版“龙舞华章”人才计划政策体系,涵盖“1+10”(即1个指导性实施意见、10个专项政策文件),纵向覆盖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博士博士后、优秀青年等群体,横向涵盖教育、卫健、文体、社工、技能等领域,到2025年,力争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0万人。
位于深圳城市发展中轴的龙华,是一片不平凡的土地,曾历经多次历史性飞跃。尤其是2017年,龙华由功能新区晋级为行政区,全面开启发展加速度——经济实力成功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第11位、全国百强区广东第10位。
“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共深圳市龙华区第二次代表大会明确规划未来五年龙华区发展目标,全面打造“数字龙华都市核心”。
由“关外小镇”走上深圳城市发展的中心舞台,解码龙华历次飞跃,人才是第一要素!
面向未来,打造“数字龙华”,蝶变“都市核心”,龙华更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基于此,此番龙华人才新政以更大的创新力度,革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在人才认定、评价、培养等领域大胆破冰:制定全市第一个数字经济人才认定标准、全市率先实行人才认定行业主管部门举荐制、坚持市场导向实行人才多维评价、以全市最大力度扶持社工人才发展、率先探索深港教育人才互认共用模式……
一系列创新之举的背后,龙华区作为新一轮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尖兵的身姿呼之欲出,而其目标正在于,摒弃过往以物质条件吸引人才的聚才模式,推动人才工作从“政策引才”“以财引才”向“环境引才”“文化引才”转变,涵养一流人才发展生态,将龙华区打造成为天下英才向往之区、宜业之地、奋斗之城、归心之处,为广大人才建功立业、实现梦想提供保障!
焦点1
率先制定数字经济人才认定标准
旗帜鲜明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在全市率先出台数字经济专项人才政策,确立数字经济人才认定标准,助推人才与产业高效匹配,促进人才资源最快速转化为数字经济发展动能。
解读:
在龙华此番人才新政中,最为亮眼者,当属数字经济专项人才政策。
2020年,龙华区在深圳率先提出,从传统的“产、城、人”引领走向“人、城、产”融合,打造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数字龙华”。“人、城、产”融合投射到人才工作的实操层面,突出表现即是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招才引智与数字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数字经济专项人才政策明确。数字经济专项人才,是指从事数字产业化(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以及产业数字化(新型显示、智能制造装备、消费互联网、时尚创意、数字文化、生命健康)等工作,能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在数字驱动发展方面具有引领、推动作用的数字战略管理人才、数字技术人才、数字化运营人才;同时,确立三类专项人才的认定参考条件。
这是目前深圳市第一份针对数字经济人才招引的专项政策,也是龙华区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生态的关键一环。早在2020年7月,龙华在深圳率先制定出台《龙华区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十大举措》,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2021年8月26日,龙华区隆重推出“1+N+S”数字经济产业政策体系,其中,“1”为数字经济三年工作实施方案,“N”为分行业分领域普惠性政策,“S”为数字经济产业专项政策。
此次,数字经济专项人才政策的出炉,意味着,龙华数字经济建设顶层设计趋于成熟,最优政策生态体系已构建完成,“产业+人才”相辅相成,成为未来龙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
焦点2
率先实行行业主管部门举荐制
紧贴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发展所需,拓宽人才选拔渠道,给予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举荐权,助力招商引智,实现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双融双促、同频共振,吸引更多产业基础核心人才来龙华创新创业。
解读:
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招才引智与全区重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龙华人才新政创新性提出,“给予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举荐权,助力招才引智”。
传统的人才招引与认定方式,往往局限在人才的各种“帽子”或者更关注人才供职的企业主体。但现实中,许多的成长型人才,或者是优秀的初创团队,既没有大帽子,也没有大企业背书,但对于一城一地产业生态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甚至可能成长为未来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龙华区实行行业主管部门举荐人才制的创新意义就在于,拓宽传统的人才选拔渠道,将与产业发展相关、熟悉业内人才资源的行业主管部门纳入人才选拔序列,赋予后者直接举荐权,推动人才选拔更加开放、高效。
焦点3
率先实行人才多维评价机制
破除过往“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人才评价倾向,突出市场导向,强化用人主体自主权,探索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经济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构建多维人才评价模式。
解读:
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制度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其根本目的在于,改变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主导作用,将人才评价、人才发现、使用与管理等权限真正下放到用人主体,实现由“人才管理”向“人才治理”的重大理念变革。
人才评价从行政主导转向市场认定、用人主体自主,关键在于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重点看人才的创新能力、市场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
基于此,龙华人才新政探索实行的“行政主管部门举荐制+综合评审制”,尤其是后者“综合评审”,将在深圳率先探索构建“人才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同行业专家+两代表一委员”多维人才评价模式,具有示范意义。
这一探索中,人才主管部门牵头抓总,行业主管部门举荐,在此基础上,分领域分赛道延请行业权威人士加入评选团队,强化评选的专业能力和市场导向,同时,还引入“两代表一委员”,增强评价的专业性与公平公正。
4种力量综合评审,形成人才价值认定的产业维度、经济视角和创新考量,最终凸显“城市礼遇看成就、岗位评聘论水平、政策待遇看贡献”的核心理念,推动人才评价真正发挥产业发展引领力,真正构建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资源优势。
焦点4
率先实施优秀青年人才集聚工程
在关注人才金字塔“塔尖”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旗帜鲜明地将优秀青年人才的招引、培养作为专项工作凸显出来,既拔高“塔尖”更夯实“塔腰”,做强中坚力量,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解读:
用金字塔来形容人才梯队,已是普遍的共识。
作为深圳市产业创新主力区、数字经济先行区,龙华固然迫切需要作为金字塔“塔尖”的高精尖人才加盟,引领数字时代产业发展新航向。但在向价值链高点攀登的过程中,企业自身深厚的技术和科研实力积淀,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支撑。而后者,正有赖于作为“塔腰”的青年科研、技术人才。
龙华区现有人才统计数据也与产业发展实际相契合:全区全口径人才达到80万,其中,基础技能人才近50万。
来自行业领军企业的主动作为,也凸显着龙华产业发展对于“塔腰”人才的渴求。
近年来,深圳京鲁计算科学应用研究院、罗兹曼国际转化医学研究院、天劲新能源、振华富电子有限公司、英维克科技等重要的科研机构及行业领军者相继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基于此,龙华区给予优秀青年人才不同一般的关注。
此次人才新政,龙华将实施重点企业(机构)优秀青年人才集聚工程,持续支持全区重点企业(机构)招才引智,汇聚青年骨干力量,给予优秀青年人才一系列发展支持;加快培养集聚青年博士、博士后人才,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鼓励其在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人才新政格外关注优秀青年人才,正是号准龙华产业发展特征的脉搏,既是对企业、对个人内生发展动力的激励,为企业与人才个体的发展添柴加薪,也希望藉此推动形成人才自我发展的循环体系。
焦点5
率先落地社工人才扶持配套政策
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工作室,在深圳区级层面率先落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项配套扶持政策,引导社工人才回归专业、稳定职业,为龙华区构建社工人才高地,打造“幸福之城”提供人才政策支撑。
解读: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推动形成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善治格局,离不开作为专业人才的社工的大力参与。
龙华区社会工作向来走在深圳前列:全省第一家街道级社工协会即诞生于龙华;2016年11月,龙华区入选第二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之列。
近年来,龙华打造出全国首个社工村、全国首条社工街,开辟出一条符合龙华区特色的社会工作发展之路。
社工的专业性和服务质量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也是凸显社工价值之所在。
面向未来5年谋划社会工作,龙华拿出了更大的决心和创新力度。此次龙华人才新政中,社工人才专项扶持政策专章单列,是深圳《关于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的若干措施》出台后,首个落地的区级社工人才配套政策。
不仅如此,龙华社工人才扶持政策投入巨资构建打造社工人才队伍发展体系:重奖“高精尖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聚焦专业领域,深耕本土社工人才成长土壤;面向大湾区打造开放的社会工作合作模式;从专业学历、职业资格、督导经验、服务实操等方面综合考察社工人才的专业服务水平等,为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营造出更加卓越的政策环境。
焦点6
率先探索深港教育人才互认共用
充分发挥龙华区位优势和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样板作用,加强深港两地制度机制对接,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探索境外专业人才顶层打通、评用合一机制;支持相关机构、企业与香港创新主体合作组建深港人才共同体,借助两地政策叠加优势,拓宽境内外数字人才合作深度和广度,促进深港人才共同繁荣。
解读:
位于深圳地理中心,坐拥深圳北站高铁枢纽,龙华区是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名副其实的枢纽之城。尤其是广深港客运专线的全线开通,深圳北站直达香港仅需23分钟,龙华区与香港的联系更加紧密,湾区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龙华区积极主动地将自身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转化为发展红利,以深圳北为核心布局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深圳北国际人才驿站,打造环深圳北站国际人才服务圈,推动深港融合在龙华落地走实。
今年9月,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落成开学。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所深港教育直接融合的示范性学校,在探索深港合作、教育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也意味着龙华区探索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有了新突破。
如今,香港向北拓展建设北部都会区,欲借力深港深度融合再次腾飞,必将推动大批科创人才、创新主体向北聚集,这无疑为龙华区充分对接香港科创资源创造了绝好机遇。
显然,龙华区人才工作敏锐地把握香港向北的大势,并在人才新政中率先谋划打造深港人才创新共同体,拓宽境内外数字人才合作深度和广度。借助深港政策叠加优势,加上自身人才新政的支撑,从人才发展格局到区域经济发展,龙华区都将焕然一新。(●南方日报记者吴永奎)
破译牦牛高海拔生存遗传密码青海新闻网
青海省出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意见青海新闻网
曾得到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她感恩回报——史更选捐赠400余双暖心鞋青海新闻网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前三季度西宁市GDP同比增长2 2%青海新闻网
西宁市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低保申请“先纳入后审批”青海新闻网